奇乾三面環山,一面臨水,森林密布,水草豐美,是蒙古族先祖躲避戰亂,休養生息的好地方。地處大興安嶺西麓,為高寒山林氣候。夏季溫差大,白天30℃,夜晚零下20℃。該地段森林為天然氧吧,阿巴河河水為國家一級飲用水。每天夜晚9點之后還能聽到駐防部隊的歌聲響徹村中。
奇乾三面環山,一面臨水,森林密布,水草豐美,是蒙古族先祖躲避戰亂,休養生息的好地方。 在奇乾村,似乎處處都是讓人無法忽視的美。晚上,躺在河邊,身上鋪著一張塑料布,仰頭望星空,連北斗七星都可以清晰地看到。
奇乾村依中俄界河額爾古納河,坐落于河邊開闊地帶,三面環山,一面臨水,森林環抱,環境優美。該鄉主要形成于清代末期至民國初期,幾代擴建形成現有規模。全鄉建筑分布既有網格化布局,又錯落有致。俄羅斯族的木刻楞傳統民居大部分保存完好,共有三十余棟,并連片分布。木刻楞既有西方建筑風格,又有森林及民族文化內涵,全部為原木垛起,房頂及室內均為木板裝飾,冬暖夏涼,古樸莊重。村莊形成于清末民國初期,與當地的黃金業興起與衰落有關,當時主要為俄國人越界進行采金等生產活動安家落戶,按照俄羅斯村莊布局建設,坐落于界河邊,便于來往于兩國,及水上運輸及人畜飲水需要。后經多次擴建和政府指導性建設,永久性村莊持續下來?,F存三十余棟木刻楞房屋錯落有致,雖經歷史變遷進行過大的維修,但原始的房屋造型、修繕工藝、居室布局、院落特點無不保持著當年的風貌,村莊空間較大,與俄羅斯的生活習俗有關。
進入村莊可以看到奇乾村屬面南背北之方格化空間布局,街巷基本為棋盤式格局,保持了中西方相融合的村莊協調布局方式。既有群體建筑相互簇擁,又有單體建筑形成的空曠恬靜之開闊。中俄界河額爾古納河從村西緩緩流過匯入黑龍江,蘊藏著中俄混血民族——俄羅斯族形成的歷史脈絡情緣,北部的支流阿壩河及小孤山半地穴居址古遺址群,又將蒙古族“額爾古涅.昆”及祖先乞顏部落的生生不息之靈氣,匯聚于此。另十八里土筑墻遺址及出土陶等,又為奇乾的悠久歷史提供了鮮明佐證?,F俄羅斯族民居處于山清水秀之中,古樸莊重,清新典雅,周圍原始森林環抱,獐狍野鹿等珍稀動物棲息林中,是一座俄羅斯族風格獨特的生態化村莊。